饮亚富体育食文化十篇

日期:2023-10-03 16:31 | 人气:

  亚富体育法国美食在整体上包括这几大方面: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这些是法国饮食里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其中最让法国人引以为荣的是葡萄酒、面包和奶酪。

  法国人习惯用西餐,浪漫的法国菜、浪漫的法国餐,有很多细节值得你慢慢品味。

  法国菜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肴种类繁多,烹调方法独特。欧洲的佳肴几乎都是法国人烹制的,这是因为欧洲第一流的大饭店或餐馆所雇佣的大厨多半是法国人。他们对饮食的讲究程度足以与我们中国人相媲美,甚至把饮食视为艺术这一点上还胜我们一筹。

  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在调味上,用酒较重,并讲究不同的原料用相应的酒。他们的口味肥浓、鲜嫩而忌辣。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果是他们喜爱的食品,尤其爱吃菠萝。无鳞鱼被排除在餐桌之外,是不受欢迎的食物。进餐时,冷盘为整块肉,边切边吃,名菜有:马赛鱼羹、雀肉会利、巴黎龙虾、焗蜗牛、红酒山鸡、沙福罗鸡、鸡肝牛排、牡蛎杯、马令古鸡等。

  法国餐是不能用味美或营养或丰富来形容的,除了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程度以及不同地区所演变出的多元化菜肴与烹调方法,法餐可以说在其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在其它西餐之上。

  法国人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大一点的餐厅大都布置得富丽堂皇。有的店里还存有十六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家具,精致的银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贵、华丽的餐具。还有的餐馆把艺术收藏品作为店里的主打,墙上的名画是真正的珍品,绝不是牵强的装点门面的一般艺术挂画。有的餐馆还将自己的收藏爱好放到店里,与客人共享收藏之乐趣。如果饭店的历史很短,他们也能想办法摆满各式鲜花,与品尝美味是绝好的情景交融。

  法国的美食和法国人对生活的要求以及审美观有直接关系。法国人还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认为个人饮食应符合各自的教养与社会地位,并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级膳食家”的人曾说:“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看看法国人的美味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会让人想起克莱德曼手指下流淌出来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隽永,让你充分领略法式大菜所散发的馨香的艺术情调。

  法国人晚餐的时间,大多在晚上8点左右,有的甚至更晚。到了餐馆之后,一切经过专家精心设计的、温馨而典雅的气氛立刻会感染你。餐厅的桌椅摆放很讲究,不仅要方便就餐,还要迎合不同顾客的消费心理,空间更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法国餐厅的服务非常到位,不仅要为第一次光顾的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还要记住老客户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每当这些人来此就餐时,他们都主动上前称呼着客人的姓名,使人备感亲切。

  法国餐的每一道菜与饮品搭配是一门“艺术”。餐前一杯开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间酒的种类,甚至颜色都非常讲究。点肉类食品要配红葡萄酒,吃鱼虾类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后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一类的烈性酒。每种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

  法国餐的菜单很简单,主菜不过十来种,但都制作精美,点菜的顺序是:头道菜一般是凉菜或汤,尽管菜单上有多个品种的“头道菜”供你选择,但只能选择一种,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吃完以后,服务员帮你撤掉盘子再上第2道菜,第2道是汤。美味的法式汤类,有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第3道菜是一顿饭中的正菜,这是法式菜中最为发挥的一道菜,往往做得细腻、考究,令食客难忘。正餐里最多的是各种“排”鸡排、鱼排、牛排、猪排。这所谓的排是剔除骨头和刺的净肉,再浇上配制独特的汁,味道鲜美,吃起来也方便。所谓的大餐就是指老百姓常吃的东西加上一些细心和感情佐出旷世的美食,而海参、鲍鱼、穿山甲等山珍海味在法餐中却难寻踪影。法菜中颇为有名的洋葱汤就是用低廉的洋葱加奶酪和面包片熬制的浓汤,喜爱法餐的食客中不乏有冲着洋葱汤而来的。在就餐程序中贯穿始终的是美酒,主要是葡萄酒和香槟酒,这是法国大餐中的经典之笔。酒的选择和搭配规矩很多,比如,吃海鲜要配白葡萄酒,吃红肉要配红葡萄酒。

  最后一道是甜食,法国人的认真、细致和对生活倾注的艺术感情都溶进这最后的甜食上。法式的甜品被认为举世无双,清香、软滑的甜品,使就餐的尾声完善而回味无穷。

  晚餐后喝杯浓咖啡,吃一、二个水果,一块雪糕,那是一天劳累后的享受。喝葡萄酒、苹果酒、薄荷酒,吃焗蜗牛、大鹅肝、黑蘑菇以及百合,则是法国人乐而不疲的快事。

  饮食习俗中忌讳菊花、杜鹃花以及一切黄色花、纸花。对墨绿色也抱有反感,认为这些颜色都是不吉利的,故在法式餐厅的摆设和铺台中应注意。在就餐时,法国客人一般不欢迎有人递送毛巾。

  法国的奶酪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是由牛奶、羊奶(包括山羊奶)混合加工而成,并有半凝固态、凝固态以及干块状的,又由于其颜色、味道的不同,可有上百种不同的奶酪。

  巴黎的咖啡馆时尚已延续数个世纪。早在1686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商人来到这里创办了第一家咖啡馆后,巴黎的咖啡馆就一直兴盛不衰,但长足的发展却是近20年内的事,这不仅得益于巴黎这个世界文化名城,更在于旅游业的兴起。有人说,不到巴黎你绝对不能说自己已经去过欧洲了,不进巴黎的咖啡馆,你不能说到过巴黎。巴黎大概有1万家咖啡馆,在巴黎城内外,人行道、广场、花园,几乎无处不是咖啡馆,并且生意异常红火。咖啡馆犹如巴黎的灵魂,几乎各种社会活动都出现在咖啡馆。情人邂逅、谈天、做生意、和游戏等,都成为咖啡馆里的景观巴黎的咖啡馆成为城市的媒介场所,也成为亲情交流的纽带。咖啡馆成为巴黎时尚的另一缘故是,进咖啡馆喝咖啡并不昂贵。你只要花1法郎就可以在里面坐上数小时,夜间也不例外。为吸引顾客,巴黎咖啡馆大都成为无烟馆。因此,许多烟民都在大街上吸烟。

  巴黎的咖啡馆还有一大特色,即色彩纷呈、花样别出,流动的、异国的、声像的、餐馆式的、奢华的、固定的、简陋的、英语的、德语的、正宗法语的等等,无奇不有。巴黎的咖啡馆甚多,但你却难以找到同样风格的。这里,人们崇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淡雅的木制装饰大受青睐。哪一种人上哪一种咖啡馆,巴黎人十分讲究。你若与情人约会,就请进皇太子咖啡馆,因为那里拥有最具有情调的色彩。你若是游客,需要领略最具有巴黎特色的菜肴,那么就请进埃菲尔咖啡馆,因为你从壁式屏幕画面上可以观赏到巴黎全景,并品尝到最负盛名的菜肴。总之,巴黎的咖啡馆已成为一种特色文化。人们进咖啡馆,不一定要以喝咖啡为目的,或许为观赏、交易或约会。巴黎的咖啡馆已远远超出喝咖啡的含义。

  现代的法国美食是法国传统美食的继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现代法国人更加崇尚的是营养美食,以避免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女士来说,营养美食的目的是为了永葆青春。

  但是,不管社会发展到如何现代化的程度,人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得如何前卫,法国始终未丢弃本国传统而古典的美食艺术。为了不使下一代的味蕾退化,政府定期请饮食专家到小学校进行味觉检查和训练,以使孩子们有一个正常的味觉,能够充分享受悠久知名的法兰西美食,在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也尽量保持传统的烹制手段。

  面包是法餐中的主要佐食。20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效率,面包生产商曾经采用大机器生产,结果破坏了面包的原始味道,市民反对,政府又下令重新恢复手工生产。直到今天,法式面包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这和法国人的钟爱和维护是分不开的。

  在国内,法国菜所代表的是精致浪漫高雅和昂贵,真正名贵的法式料理,吃一餐可能达一人7千元左右,价格全赖菜肴的种类而定,由于法国菜极重视原料素材的新鲜上等,所以国内法国餐厅多半采用空运现吃的方式,吸引了许多老饕慕名而来,也造成了法国菜的价格居高不下的盛况。

  “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长在地下的菌菇。在法国有“黑钻石”美名的松露,严格来说并不算是菇类,因为它寄生在树木的根部,深藏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训练有素、嗅觉灵敏的狗才能发现它的踪影。 松露对于温度和湿度十分敏感,处理不当的话,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减轻了就意味着钞票不见了,常令老板们心疼不已。因此,为了保存松露,于是便开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米桶里,或与鸡蛋共处一室。结果产生了让人意外的惊喜,米与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气味,同时又让松露的水分不会快速 蒸发,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风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节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间,波尔多酒和一般的红酒都可以搭配着喝。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广为人熟悉的“鱼子酱”,其实就是盐渍的鳍鱼鱼卵。这种享负盛名的美食,早于十三世纪,就被喻为人间的极品。传闻当时在丹麦的一份报章上,曾提到当地一家工厂接到制造鳍鱼鱼子酱订单的要求,这应是鱼子酱的最早记载。

  除了鳍鱼外,鱼子酱也会用到鳟鱼、鲟鱼、鳕鱼、鳣鱼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鳣鱼最为特别,因其生长的地方仅限于里海和黑海。鱼子酱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会 失去其鲜美风味,无论是冷盘,美酒,糕点等等,无一不可和鱼子酱配合成绝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说鱼子酱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槟配合的开胃菜吧!

  法国地区特色 法国菜的特色是汁多味腴,而吃法国菜必须有精巧的餐具和如画的菜肴满足视觉;扑鼻的酒香满足嗅觉;入口的美味满足味觉;酒杯和刀叉在宁静安详的空间下交错,则是触觉和味觉的最高享受。这种五官并用的态度,发展出了深情且专注的品味。

  近年来,法国菜不断的精益求精,并将以往的古典菜肴推向所谓的新菜烹调法(Nouvelle Cuisine),并相互运用,调制的方式讲究风味、天然性、技巧性、装饰和颜色的配合。法国菜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含有许多地域性菜肴的特法国北部畜牧业盛行,各式奶油和乳酪让人食指大动。南部则盛产橄榄、海鲜、大蒜、蔬果和香料。

  伯根第地区产有大量的红、白葡萄酒、过螺、鸡及芥茉酱。著名的菜肴是红烩鸡、红酒烩牛肉,伯根第烤田螺。法国是世界上引以为傲的葡萄酒、香槟和白兰地的产地之一,因此,法国人对于酒在餐饮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讲究。如在饭前饮用较淡的开味酒;食用沙拉、汤及海鲜时,饮用白酒或玻瑰酒;食用肉类时饮用红酒;而饭后则饮用少许白兰地或甜酒类。另外,香槟酒惯用于庆典时较多,如结婚、生子、庆功等。

  诺曼底地区产有大量的海鲜、牛油、鲜奶油及苹果。较知名的菜肴是诺曼底烩海鲜。另外在许多菜肴中加入苹果,成为此地区最大特色。

  法国最具盛名的鹅肝酱即产自此区。较知名的菜肴是起司培根蛋挞,及酸菜什锦熏肉。

  因为邻近地中海及意大利,所以其菜肴较偏向意大利口味。在菜肴烹调制造过程中常用多量的橄榄油、大蒜、蕃茄、鱼及各式香料。知名的菜肴是马赛式海鲜及普凡西田鸡腿等等。

  法国菜在材料的选用较偏好牛肉、小牛肉、羊肉、家禽、海鲜、蔬菜、田螺、松露、鹅肝及鱼子酱;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牛油、鲜奶油及各式香料;在烹调时,火侯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如牛、羊肉通常烹调至六、七分熟即可;海鲜烹调时须熟度适当,不可过熟,尤其在酱料(Sauce)的制作上,更特别费功夫,其使用的材料很广泛,无论是高汤(Stock)、酒、鲜奶油、牛油或各式香料、水果等,都运用的非常灵活。

  法国的起司(Cheese)也是非常有名,种类繁多。依型态分有新鲜而硬的、半硬的、硬的、蓝霉的和烟熏的五大类;通常食用起司时会附带面包、 干果(例如核桃等)、葡萄等。另外,法国菜在享用时非常注重餐具的使用,无论是刀、叉、盘或是酒杯,因为这些均可衬托出法国菜高贵之气质。

  2、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3、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实事求是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餐食品具有的快捷便利的优势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充分体现了在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效率至上的理念。但是这与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是极其背离的,因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谷物为主,粮多肉少,并以菜蔬为辅助,非常讲求烹饪技艺,追求色香味俱佳,就餐时要细嚼慢咽。中国饮食在色、香、味方面的追求,以及多样的菜式,精致的造型而独具特色,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在制作方法上,中国菜讲究的是最终调和美味,就是讲究火候、分寸以及整体的配合。同时,认为菜肴只有合乎时序,才能达到味美可口的效果,讲究夏秋时节的菜肴要以清淡为主,冬春时节要突出浓郁,另外还要因时间、地点和人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饮食的习俗上,食料主要以植物性的为主。五谷是主食,蔬菜是副食,另外再配以少量的肉食,并且由于佛教的影响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尤其是老一代大多喜欢吃素食。而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文化血统不同,一般以养殖和渔猎为主,辅助以种植和采集,因此食物以荤食为主。由此可见,这两种饮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正面的碰撞,必然会产生不可忽视冲击力。但不容置疑的是,美式快餐对于国人的吸引力还是极大的,其提供的便捷服务和满足口味的食物,以及进餐时节省时间亚富体育,即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车去买快餐,但其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把一日三餐问题解决掉,所以还是受到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尽管美式快餐文化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但是随着“得来速”等快餐形式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这种理念仍旧被部分国人所认可和接受。中国有句古语:“食以善人,食亦杀人。”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追求的是膳食的营养和健康,而美式快餐的盐、糖、调料、脂肪、蛋白质、胆固醇都很高的膳食,却往往使消费者身体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衡。尽管是这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讲究高节奏、高效率的背景下,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同,虽然中国传统的平衡膳食的思想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但是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以其快捷的优势迅速俘获了中国人的心,尤其是洋快餐总是把少年儿童作为销售的主要目标,事实也是如此,大多数儿童经常光顾美式快餐店。因为美式快餐店提供的各种甜食,快餐店内配置的简易的儿童游乐设施,派发的系列小礼物、各种优惠券,都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正处在被塑造的阶段,他们的饮食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对少年儿童来说,美式快餐的影响更加的严重,这显然会严重地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

  据有关调查显示,仅在1988—1998年十年间,中国人的肉食消费量就增长了一倍,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肉食消费量达到了每年46公斤,近两倍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平均消费量,超越了日本和韩国。在早餐的餐桌上,传统的稀饭、豆浆被汉堡和可乐取代了,在饮食结构上中国居民被西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1地方美食中餐厅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占中国的鲁、川、苏、粤、浙、闽、湘、徽等菜系,历史上形成了炒、爆、熘、炸、烹等24种菜肴烹制工艺,并经千年流传至今,其技艺的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但是在世界文化不断加快融合的当下,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挑战方竟然是以精、短的制作时间为特色的洋快餐。我国年轻一代的很多消费者本来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是却要在洋快餐厅里花很长时间找位子、等食物,然后再坐下来慢慢品尝,而且明知道洋快餐几乎没有多少营养且对健康不利,还要用其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各种甜点和油炸食品恰恰适合了青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口味,虽然中国餐饮市场已经被美式快餐所充斥,但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店里仍然常常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这无疑严重地威胁着中国本土的餐饮市场。近年来,美式快餐因为自身食品的不健康以及食材来源渠道不正规而屡屡被媒体曝光,例如:“苏丹红”事件,就炸薯条含致癌物问题美国检察机关首次提出诉讼,特别是最近媒体揭开的洋快餐的食材来源问题等,迫使“洋快餐”企业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它们都会及时地加以应对,做出声明,自我爆料:传统洋快餐产品选择少,难以达到营养平衡。并且提出“拒做传统洋快餐,全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快餐”的口号,不断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产品,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抢占了中国的餐饮市场。

  4.2从事餐饮经营的小商贩举步维艰在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后,美式快餐逐渐适应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本土化快餐的发展道路,通过改良食品,推出了更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例如肯德基一直坚持产品的创新,由不辣的劲脆鸡腿堡发展出黄金烤鸡腿堡,继而又先后推出具有中国风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和广东风味的咕噜鸡肉卷,还有新奥尔良烤翅、新疆孜然烤翅、葡式蛋挞、卡布奇诺咖啡蛋挞、芙蓉鲜蔬汤、番茄蛋花汤、草莓圣代、冰纷彩豆圣代、果珍橙汁、九珍果汁等新产品,尽管很多产品的市场生命力不长,但是肯德基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总是可以花样翻新地适应国人的口味。其中推出的豆浆油条和爱心粥等早餐产品,无疑是严重冲击着在路边靠小本经营的小商小贩。

  奶文化是指奶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国奶类消费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1万年前。考古资料证实,中国原始畜牧业约始于新石器时代,至少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拘兽为畜”,开始有了畜牧业,也自然会产生挤奶、饮奶的活动。到商周时期,“六畜”均已具备,畜牧业得到发展,肉、乳类食物的消费也日益增多。先秦经典《礼记》中已有“酪”字。但是这些记载都是零散而分散的。因此,有资料认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真正意义上的奶文化方面的记载和描述是从西汉初期才开始和传播的。汉武帝刘彻酷爱马,生活中又十分喜爱饮用马奶酒。当时,汉朝和匈奴不再发生战争,双方民族的交往也随之增加,匈奴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些生活习惯、饮食风俗渐渐地渗透到汉民族中,奶文化风俗便是其中之一,并开始被当时汉朝各民族所接受和传承;另一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了长期友好的往来,文化得到了广泛交流,西域各国的饮食文化也被吸收进来。之后,汉哀帝刘欣元寿元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当时,佛经被大量译成中文,《金刚经般若涅磐经》中所记载的有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的相关知识也同时传入了中国。随后,历经中国各个朝代的文献中都有关于奶文化的记载。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打造了中国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对于那些从事农牧业或牧业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地处边疆、草原,逐水而居,过着衣皮、饮乳、食肉的游牧生活,牛奶、牛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特别是牛奶,在其传统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草原奶文化[5]。他们在乳制品加工制作和饮用方面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丰富了中国的奶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社会风尚和饮食风俗也发生了变化,但饮奶的习惯却从来没改变过,他们所创造的许多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乳制品至今仍然保留着,如藏族的酥油茶、酸、奶渣,蒙古族的奶豆腐、奶酪,尔族的酸奶,白族的乳扇等。不仅如此,乳制品的种类还逐渐增多,如白酸奶油、黄油、奶饼,还有风格独特的醍醐、酥酪、马奶酒、呼牢道和苏提切等。其中,醍醐、酥酪和马奶酒在古代被誉为“塞北玉珍”;呼牢道、苏提切等与当今许多乳制品有密切的联系,如干酪的制作工艺与呼牢道的制作方法近似。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居民来说,高原气候和严酷的生存环境,在造就藏族居民勇敢刚毅个性的同时,也促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膳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因为地区牛羊成群,奶制品数量繁多,所以许多饮食都与奶相关,酥油茶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酥油茶由酥油、茶和盐制成。酥油是藏族人民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在过去,酥油的提炼需依靠传统的手工搅打,现在虽已发展到机械或电动搅打,但酥油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过。对于藏族居民来说,酥油作为主要食品,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除了食用,酥油还有很多其它重要用途,如软化皮革等。酥油还被赋予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如点灯、煨桑等都离不开酥油。为了御寒保暖,以酥油为主要原料的酥油茶应运而生,并成为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藏区,藏族居民一般早上都要先喝完酥油茶才会去劳动和工作,他们也会用酥油茶来招待客人。传统且正宗的酥油茶是将煮好的浓茶滤去茶叶,倒至打酥油茶专用的酥油茶桶内,然后加入酥油和食盐,用搅拌器在酥油茶桶内使劲搅打,待酥油、浓茶和盐融合为一体后,倒进锅或者茶壶中,立即饮用、或放在火炉上加热、或装入保温瓶中。现在,在制作酥油茶时,有时会再加入鸡蛋、核桃仁、花生、芝麻等。除了使用酥油外,有的藏族居民还会用骨髓、牛奶、清油等打酥油茶,同样芳香甘美,而且可以御寒保暖、强身健体[6]。奶茶被誉为草原的象征。奶茶是以砖茶、羊奶或马奶和酥油熬制而成,再加入炒米浸泡一会儿;加糖则甜,加盐则咸,馥郁芬芳。牧民们对奶茶极其喜爱,已经达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境界。蒙古族居民更是酷爱喝奶茶,往往是每天要喝三次茶。奶茶也是蒙古族同胞招待客人的第一道食品。另外,在传统节日、婚宴等重要场合,主人会请来宾首先品尝奶茶,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这种传统礼节被称作“品食物之精华”的礼仪[5]。藏族人民也同样喜欢喝奶茶。藏族的奶茶一般有两种。一种叫“卧甲”,就是将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这种奶茶在安多地区比较常见。另一种叫“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因为加入了白糖,所以又叫作甜茶。又因为甜茶香甜可口,营养又丰富,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甜茶在卫藏地区[7],特别是城镇最为盛行。后藏有些地方喜欢把做好的奶茶倒入酥油茶筒内,放进一点儿酥油,用打酥油茶的方法搅匀。这样,不仅茶的营养价值高,味道也特别香。在众多民族乳制品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奶酒。资料显示,中国奶文化在北方首先是以马奶酒为首开始的。奶酒是以马奶、牛奶、驴奶等为原料,经过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酒,也称为乳酒、马酒或马奶酒。据专家考证,奶酒起源于春秋时期,从汉代开始就有了“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记载,在元朝时最为盛行,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已有2000余年。奶酒一直被游牧民族作为礼仪用酒,当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广大地区也比较普遍流行奶酒。奶酒在少数民族居民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奶酒被视为“圣洁之物”,在隆重的祭祀或盛大的节日时,奶酒必不可少。如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蒙古族居民在演唱英雄史诗江格尔时,都要饮奶酒;哈萨克族的牧民在伊梨大草原上要酿制克木斯,奶酒也会作为婚礼等宴会招待客人的名贵饮料。由此可见,奶酒在各游牧民族社会习俗和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奶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匈奴草原游牧民族奶文化的影响,其发展也与游牧民族进入并统治中原密切相关。汉朝之后,中国的分裂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在此期间,中亚民族逐步取得了北方的统治权,西亚和南亚的一些作物和观念随之传入中原,由于中亚统治者和佛教游僧对奶制品的大力推广[2],乳制品也借势得以发展。敦煌壁画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绘制并记载了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乳品生产的画面。例如《齐民要术》中就记述了酸奶酪、干酪和黄油的制作方法。唐朝时期藏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醍醐”开始在唐代上流社会流行。唐以后的《旧唐书》中有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诗句描写,从而作证了奶制品在唐时期的盛行。宋朝时,尽管农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在北宋时期,奶制品仍是重要的动物来源。而到了南宋,南方的汉族开始对奶制品冷淡起来,其原因主要源于心理因素。如前所述,汉朝之后,受强大的中亚饮食习惯的影响,奶制品才得以在中原广泛流行。而南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在东南部,受中亚饮食文化影响弱,加之,南北王朝互视为敌,奶制品随即被打上了“敌人”的烙印[2]。公元1279—1368年,蒙古族征服中原建立了元朝的同时,也带来了具有浓郁中亚风味的食物。蒙古人保持着游牧民族食用奶制品的习俗,马奶酒、奶酪、黄油和各种奶制品在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其统治被汉族后,他们离开中原返回大草原,其饮食习惯在中原也就逐步淡化[2]。清朝时,皇室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入关后再次将草原“奶文化”带进紫禁城。清王朝不但使草原奶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而且为中华宫廷乳制品,乃至老北京传统的饮食也增添了灿烂的一页。但最终,与蒙古族一样,清王朝的统治被后,饮奶的习惯也随之销声匿迹[5]。

  在欧美有一句世代流传、妇孺皆知的名言:“奶汁是母亲给自己孩子的礼物,奶酪是上帝给我们人类的礼物,奶牛是人类的保姆。”突显出其奶文化中强烈的民生意识[9]。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对“奶”十分推崇,将“奶”视为上品,但物以稀为贵,在中国,奶并未像欧美国家奶文化中所普及的那样成为“普惠食品”,而是成为了一种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草原游牧民族的心目中,奶汁被当作纯洁、平安、幸福和吉祥的象征。比如,蒙古族人民用“乳汁般洁白的心”比喻人心的纯洁和善良;亲人或客人起程时,老阿妈都会将鲜奶洒向天空,以祈祷旅途平安;婚宴上,母亲会给新郎和新娘斟上一碗鲜奶,以祝福他们新生活美满幸福[5]。主人用家中最好的酥油茶待客,是族的古老传统。送别亲人时,要背着酥油茶将亲人送上车,再敬三次茶,代表吉祥如意、一路平安、万事大吉。探望病人时,也要带上甜茶或酥油茶。雪顿节是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藏族奶文化的突出代表。在藏语中,“雪”是酸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的节日。雪顿节最早起源于11世纪中叶,起初是一种纯宗教活动[8]。随着时代变迁,雪顿节的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喝酸,还增加了藏戏汇演等娱乐活动,并且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因此又被称为“藏戏节”。边吃酸奶边看藏戏,这种奶文化的特性是其他民族少有的。目前,雪顿节主要在举行,节日期间,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至高无上的佛祖。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每年此时,各地的藏戏主要流派会在罗布林卡连续几天进行表演和比赛,场面热闹非凡[11]。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也会前来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切磋技艺,庆贺狂欢。藏族居民除了观看藏戏外,还会品尝各种美酒、饮料、菜肴,玩耍藏棋、藏牌等游戏,对唱不同曲调的敬酒歌,十分热闹。产业部门也会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游人消费、品尝[10]。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奶文化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不断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了延伸和升华、展现了自身特有的传统内涵和文化魅力,充斥着游牧民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醍醐”是一种经常出现在中国古籍和佛教经典中的乳制品。《涅槃经》中这样记载到:“牛乳成酪,酪生成酥,生酥成熟酥,熟酥出醍醐,醍醐是最上品。”就是说,醍醐是乳制品的最终产品。但佛教“天台宗”、“真言宗”等流派,先后将其借喻为各自信奉的《法华经》、《陀罗尼藏经》为上乘[9]。成语“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古时的士大夫视“奶”为长生不老之药。据北魏时期的《北史魏志王琚传》记载:“长饮牛乳,色如处子,卒年九十。”意思是由于王琚经常喝牛奶,不仅看起来显得年轻,而且长寿,活到了90岁[9]。

  在唐代,奶制品的消费达到了高峰,奶油、酸奶酪、马奶酒、干酪、凝乳和黄油相当流行。乳制品的普及也影响到了文学,从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就可以看出“酥”在当时生活中的地位[2]。元朝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成吉思汗的队伍行军时,将干燥过的“糊状奶粉”作为军粮。骑兵打仗,有时需要连续赶路作战而没有时间做饭,于是,士兵们就在马背上把一个皮袋里的水倒入另一个装有“糊状奶粉”的皮袋里,随着马的跑动,一会儿就能喝了充饥。但是他也指出,这仅限于大汗皇帝的新兵部队在执行重要任务时才有此待遇[9]。

  到了清朝,皇室对牛奶及其制品更加痴迷,清代皇室不仅仅在祭祀时注重牛乳及牛乳制品,在日常的饮食中,也特别重视饮食中的营养学与保健法。因此,富有营养保健价值的牛乳成为日常食用最多的食品之一。朝廷按照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配给奶牛。如康熙年间的奶牛分配法为:皇帝、皇后共用奶牛100头,太皇太后、皇太后各24头,皇贵妃7头,贵妃6头,妃5头,嫔4头,贵人2头,皇子福晋10头,皇子侧晋5头等。除皇室家族成员食用牛乳外,宫廷各种宴会也备有大量的牛奶及奶制品[5]。慈禧太后掌权后,设立了西厨房,下边分五局,其中之一便是饽饽局。她把最爱吃的奶饽饽称为“奶油萨其玛”。清代京师典礼时,供奉食品和礼品称“京八件”,有酥皮大八件、油皮细八件、奶皮小八件。在满汉全席中,乳制品也占有一席之地,如茶、牛乳饼、奶羹、奶汤和芥酒等。

  纵观汉民族饮用牛奶及食用牛乳制品的历史,可以发现,在近代以前,汉民族从未将牛奶真正纳入到饮食体系之中,对牛奶的几次尝试,主要是受游牧民族、佛教东传和中亚饮食等外力的影响。即便在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亚富体育,对牛奶的接受也只是浅尝而止。汉民族不喜欢牛奶,并不源于单纯的生活原因,也不是口味不习惯,更不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反对和禁忌。其实,牛奶对于汉民族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高成本的生产过程令疲于养活众多人口的中国不堪重负。宋代之后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更使牛奶成为珍稀食物,只能成为奢侈品的代表。牛奶真正融入中国汉民族饮食体系,是从近代才开始的,但最初仅仅只是作为滋补品。战争之后,各国列强在上海等地设立了租界,侨民纷至而来。为满足侨民的饮食习惯,上海周边的农民开始利用法泌乳的水牛挤奶。1900年6月,荷兰的荷斯坦奶牛被引入上海,并很快进入上海的牛棚。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牛奶及奶制品都用来满足侨民的需求。受此影响,华人也开始食用牛奶。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除哺育婴儿的代乳粉外,牛奶产品多数被作为优质的补品,而不是食品或饮品向大众进行宣传。当时《申报》上有关牛奶营养价值的文章,几乎都认同牛奶作为补品的滋养价值,并推荐消费者经常饮用。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牛奶的销售地点大都集中在各大药房。

  物以稀为贵。当时中国本土牛奶行业极不发达,国人食用的乳制品几乎都是价格不菲的进口货,价格昂贵,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将牛奶作为日常饮用的滋补品。1923年2月,《申报》对市场上销售的牛奶和牛乳粉的价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罐头牛奶每罐价格为3角2分至4角5分,均价大洋4角;牛乳粉0.45kg的价格为1元3角至1元5角5分,均价约为1元4角。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按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衡量,属于高档消费。高昂的价格给牛奶蒙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因此牛奶也成为奢侈补品的标志,牛奶消费也被定义为穷人和富人差距的一把标尺。之后,随着牛奶生产的日渐本土化和产量的逐步提高,牛奶的高档补品形象才渐渐动摇起来。至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牛奶行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牛奶制品的价格逐渐走低,销售牛奶的地点开始向普通的食品店和南货店拓展,牛奶产品种类开始细化,牛奶消费呈现出由高档滋补品向日常食物转变的明显趋势。1929—1930年,上海市社会局针对305户工人家庭生活状况进行的为期一年的调查显示,有28家购买牛奶,占总调查样本的9.2%。说明当时牛奶的消费虽然已经普及到工人阶层,但是仍然未能成为日常食品。直到1936年,曾经被视作奢侈补品的牛奶才成为被众多国人消费的普通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牛奶的消费文化也发生着变化———从养生到卫生。古代中国的卫生观念是一种“自信的、中国式的长生之道”,是“一套同中国文化密切相连、并被外帮觊觎的先进养生之术。”在西方现代性话语系统下,中国近代的“卫生”不再涵盖有关饮食、休息、运动、睡眠等一整套养生系统,而是缩小到由微生物学等学科发展出的清洁观念,演变成为净化人的身体、防止病菌、保护身体的洁净健康。卫生不仅与个人有关,同时国家也积极介入公共卫生领域,政府卫生机构制定法规政策、实施检查监督,以国家权威保证卫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近代牛奶消费文化中可以看出“卫生”定义在中国的时代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已经开始关注牛奶饮用时需要注意的卫生条件以及牛奶品质和奶牛的健康,如是否掺假、牛奶是否有异味等。随着巴氏消毒法的广泛应用,牛奶与“卫生”一词开始紧密结合。1925—1936年,牛奶的“卫生”标准体现在“机械、无手工、无菌、密封”4个要素上。19世纪20年代后期上海牛奶市场的“A字”标准非常典型地将这种“卫生”诉求推向高潮。“A字”牛奶是指采用巴氏消毒法,并经工部局颁发A字执照的牛奶才能称为“A字”牛奶。“A字”牛奶代表着新鲜、优质的“最高级牛奶”。此后的牛奶产品在广告中均将“A字”执照作为宣传重点。这种变化标示了中国国人牛奶消费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从而成功地确立了牛奶在消费者心目中牢不可破的健康食品的优势地位。

  在此期间,社会精英还在观念上构建了牛奶营养、卫生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间的紧密关联。于是,牛奶的营养和卫生就不再单纯关系到个人健康,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强健。首先,营养关系国民健康,关系国族兴衰,国人特别是儿童要多喝牛奶;其次,卫生是强种强国的基本要素,是民族复兴之基,要讲求并保证牛乳卫生;最后,期望牛奶消费者信任“成绩卓著”的“国人所营之牛奶公司”,虽然不特别提倡消费者要饮用国产牛奶,但是国人的健康也不应该轻易地寄托在国外产品上,并期望牛奶经营者选择优种奶牛。近代社会精英关于牛奶营养、卫生的观念及其泛政治化的民族主义取向,构建了一个身体关系国家,牛奶颇具营养价值,饮纯净牛奶能强身健体、强种兴邦、挽回权利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1936年,牛奶成为普通商品后,对于牛奶的宣传也渐渐远离了牛奶“保种强国”的想象。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成为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而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今天每每被提及的所谓“饮食文化”。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原的饮食不仅食物种类繁多,烹调技术独特,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本书据形系联,以义相从,同一义符的字隶属于同一部首,因而使得文字的分类与语词的分类紧密相联。文字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常常反映着它们初次出现之前业已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考察全书540部,可以发现很多与饮食相关的词语。这些词,有的在一些部首内比较集中,而“草、禾、米、食、肉、鱼”等部首尤与饮食关涉紧密。统计整理《说文》饮食词汇,共得746条词目,大致分布在85个部首内。《说文》中对饮食词汇的词义说解,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中原地区上古生活状态和先民饮食文化观念,是上古社会客观的佐证。综合许慎的点描钩稽,又可对上古饮食文化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分析。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食材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和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中原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各种地形地貌交错,形成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一个广大的领域里,自然就会有多品种的动植物的生长。另外,人们在“吃”的压力和引力作用下,对可食原料的开发极为广泛。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吃饭问题数千年来一直是摆在历代管理者和每一个普通百姓面前的攸关大事。人们凭着一张嘴巴和牙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几乎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中原人不仅使许多其他民族禁忌或闻所未闻的生物成为可食之物,甚至还使其中许多成为美食。不过,这种食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但正是这种需要与破坏的长期结合,才产生了中原人的既往饮食文化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哪些生物可食的记录。

  1粮食类。包括粟类:苗、虋、芑、蓈(稂)、秕、穬、米、粱等。禾类:禾、穜、种、稑、穆、私、移、稞、榖、蒋、苽等。稷类:稷、秫等。麦类:来、麦、蘧、菊、蘥等。稻类:稻、稌、稬、稴、秔(稉)、秏、秜。豆类:尗、荅、藨、莥、荚等。

  2蔬菜类:蔬菜作为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字主要在“草”部。古代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则显得较单薄。虽然在《国语·鲁语》中有“百谷百蔬”的传说,但至先秦,当时食用的蔬菜也仅有20多种,且最初的蔬菜是野生的,常见的人工栽培蔬菜大致有韭、葑、葱、蒜等或所谓的“五菜”:葵、韭、藿、薤、葱。

  《说文》中一般菜蔬类有菜、蔬、藿、藜、薇、苋、薺、蓂、蕨、菘、芹、菦、葵、茆、莃、荍、芘、蓳、芨、蕣、蒢、莱、葍、蕫、薖、芋、莒等。特殊蔬菜包括:荤辛菜类的荤、蒜、芩、蓼、蔷、葱、茖、芥、荃、韭、菁、蓶、蒮、韱、蘘、葰、苏、荏等。 苦菜类的蓩、苓、苦、蘦。芜菁类(根菜类):芜菁类的萝卜、芜菁一类的植物。水菜类的苹、蓱、薲、莕、菨、薻亚富体育、莙、蒲、蒌、蒿、莪、萝、菻、萧、萩、蘩等。菌类的菌、蕈等。

  还有一些水草,在古代作为食用的植物,也可以归入水菜之列。如藻类植物“薻”;蒿类植物的蒌蒿等等。

  3瓜果类。瓜果乃草木之实,作为食物,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如瓜类的瓜、蔩、瓞、瓣、蓏、瓠。果类:果、棃、杜、杙、柅、枣、柿、杏、柰、李、榙、桃、楘、苌、栵、樱、栘、棣、萄、薁、莲、苢、芣、蔗、芰、芍、葚、柘等。

  4肉食类。生活在荒莽渔猎期的古民,其饮食结构中的肉类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说文》中就有肉、肌、胾、脟(脔)、膞、肎、肰、昔(腊)、脯、脩、蚦等。

  与肉食相关的是各种能做食材的动物。如牲畜类动物有牛、羊、豕、彘、彖、豚、貛、马、驴、鹿、兔、犬、狗、熊、羆。家禽类动物有鸡、鸭、鹜、鹅。野禽类的如雉、雁、鸠、鸽、黄雀、鹌鹑等。水产类有的鱼、螊、蜃、蚌亚富体育、鲒、蠏、蛫、鼈、鼋、鳗、鳢、鲤、鲩、鲇、鳆、鲛、鲐、鲜、鳎、鳣、鲔、鲢等。

  5饮品类:古时的中原人生活亦如我们今日,不仅有主食、副食之分,也有吃喝之别,虽然那时的饮品不如今日之丰富,但也不失为饮食方面的另一大特色。《说文》中中原的饮品类词汇有荼、茗、槚、水、浆、酪、涼、灏、酒、醴、酏、醪、醇、醹、酎、醠、酤、醍等。

  6调味用品:常言道:“五味调和百味鲜”。在烹饪操作中对味的运用与组合很有讲究,它是形成我国各菜系独特风味的重要因素。“五味”之说由来已久。夏商时的自然食尚物能不说“五味俱全”,但西周以后的文献中,“五味”一词已较为常见。《说文》调味用品包括酱类:酱、醢、枸、敊(豉)、胥、肍、腝、脠、脴、梗、芘、鮨等。香料类(这里的香料主要指椒类植物):茮、莍、茱、萸。五味类:某、醯、酸、酨、醶、酢、盐、糖等。

  谈起饮食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吃。不错,饮食文化中就包含着吃,可吃并不能代表饮食文化,也不能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小小的吃字,绝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内容。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许多新鲜事物涌入国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现今社会,许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尝不同国家的食物,但真正了解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的人却不多。况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广泛地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努力给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

  (1)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席间,好客的主人则会一再地给客人挟菜,热情之状溢于言表。而西方人和我们大有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里,并不习惯于给对方挟菜。周到的服务才是他们显示好客的方式。

  (2)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他们是高纤维素,低脂低糖的食品。而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注意饮食健康。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一切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色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万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有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法国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罗马省,称为外高卢。当时就有一些典雅和罗马的有名厨师来到这里,奠定了法国菜的基础。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嫩牛排及各种少司的制作方法等传到了法国,使法国菜更加丰富起来。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公元前2世纪后期,古罗马宫廷的膳房已形成庞大的队伍,并有很细的分工。厨师总管的身份与贵族大臣相同,烹调方法日臻完善,并发明了数十种制作方法。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在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

  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肉吃的较少,粮食较多,再以蔬菜搭配,蔬菜可以说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重了平时生活中肉的摄取量,但还是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而西方人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比例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例。西方人还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在家庭聚会或是正式宴席上,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大多数宴席是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从烹调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他们认为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提味,而且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西方人的佐料没有我们的这么丰富,但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当天吃什么才会买什么,不会买很多储藏起来;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经常食用罐头和腌制品。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的打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烹制的,“宫保鸡丁”,“宫保”是官员的职位。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很大的关系,如“霸王别姬”。“佛跳墙”则是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纷纷跳出院墙。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相比之下,西餐的菜名要简单得多,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海鲜汤,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来命名的。还有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等也是如此。这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了诗情画意的“味道”在其中了,但却符合西方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中国和俄罗斯是山水相依的最大邻国。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这两片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剖析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饮食差异来观察中俄两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1)中俄饮食结构的不同。中国人每餐必吃的主食以谷类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多,辅以肉类。据上个世纪末的不完全统计,被计入史料性质的文献的中国各省市名词就达一万多种,名点和小吃也达数千品种。如:仅鸡类菜就有300~400品种,鱼类菜、豆腐菜等也都有数百品种。

  俄罗斯的饮食结构与中国相比就要略显单调了。俄罗斯人所谓的家常菜是白菜汤和燕麦粥。除此之外主要食用还有土豆、牛奶、面包和香肠。另外还有圆白菜、葱头、鱼子和伏特加。其中土豆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此外他们还喜欢吃酸黄瓜、酸白菜等。再有俄罗斯人的口味习惯酸、甜、咸、辣,菜中用油量大,酸奶油、柠檬、小茴香和香叶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中俄饮食中的差异体现在:俄罗斯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在中国,鸡脚可以卤、腌、炸,用来作为凉菜;鸭掌可以作为下酒菜;鱼头还可以做成“剁椒鱼头”等。又如中国人看作是山珍美味的驴、狗、鸽子等,俄罗斯人恐怕是不会愿意尝试的。而俄罗斯人常吃的生咸鱼和鱼子酱也为汉民族不习惯食用。

  (2)中俄用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桌子一般呈圆形。餐桌中间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用餐时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还有汤匙,饭是用碗盛装的,人们互相敬酒、邻座会相互让菜、劝菜。在美食面前,人们也不忘展现着相互礼让、谦虚的美德。在俄罗斯,除少数极具俄罗斯风味的特色菜,如红菜汤,是把多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放在锅里熬制而成之外,俄式餐点主要还是强调食物的原味和对各种调料的独立使用。俄式大餐一般味道独一,各种菜不会混搭在一起烹调,菜肴的主料和配料通常都会被分开放置,互不干涉。俄罗斯菜式一般情况下就是绝不会把鱼或者牛排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搭配。即使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口味进行的。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表现了俄罗斯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俄用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用餐完毕后,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收拾碗筷的。

  俄罗斯人宴请宾客时的座位安排是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一般采取女士优先。在进行座序的安排时,往往将男宾和女宾分开。基本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要面对面而坐。男主人的两侧是女主宾,紧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向外侧排开。在俄罗斯,安排宾客位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男性宾客的座位依照地位而不是年龄来安排;二是夫妇二人的座位要在同一边但两个人不相连。在进餐与上菜的过程中,应先从左边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餐给其他女士,最后将餐盘交回给女主人;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步骤给男士上菜。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1)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理上看,中国特有的西高东低的险要地势,使得外界的民族极难对大陆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中国拥有漫长的万里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横跨欧亚大陆,地处亚洲北部与欧洲东北部,气候寒冷。故而,俄罗斯的饮食多是高油高热量,居民也多偏重于饮酒、吃糖、喝浓茶。由于地缘广阔,俄罗斯的饮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饮食结构上,俄罗斯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大陆农业特点。

  (2)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吃的食物也是包罗万象,无所拘泥。表现在性格上的特点就是包容以及顺其自然。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倡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就展现了中国人性格细致的一面。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就是它的味道。菜品的形和色都是外在的表象。味道却是内在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审美含蓄内敛的哲学风格。同时,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就体现出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两根简单的筷子,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

  俄罗斯人崇尚理性,他们关心事物的营养,精打细算每一天要摄取多少营养元素,即使饭菜的口味单调,只要有营养,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吃下去。他们更多讲究的是事物的营养搭配,其他因素都不太重要。

  通过对中俄饮食差异的比较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同时,我们应注意融合中俄两国饮食的优点,让两国优秀的饮食文化进行互补。现如今,中餐也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健康以及烹饪的科学;在俄罗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餐厅。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中俄餐饮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良好途径。

  [1]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3] 汪成慧.俄汉民族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4] 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9.

  [5] 徐宁.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朝鲜族同胞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生产经验,在果腹温饱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饮食文化“山珍海味”的高端习俗。我们这里所说的“山珍”,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在原野中采摘野菜、山果、山药,狩猎山猫野兔,共同进入餐饮系统。而“海味”指的是海产品的鱼虾、贝类亚富体育、紫菜、海带等。这些天然的山珍海味,与朝鲜族同胞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由于吉林省多山区,长白山山脉的千里沟壑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着榛蘑、蕨菜、松茸、猴头蘑、元蘑、榆黄蘑、小黄蘑、黄蘑等众多上好的食材,同时海产品进口也极为便利。诸多自然与社会条件使然,朝鲜族不仅保持着自己的饮食文化特性,而且发展成“山珍海味”的饮食文化系统。

  由于朝鲜族同胞的食材取自天然,饮食习惯的“尚天然”特性为其贴上了特定的标签。我们看到,朝鲜族小菜广誉盛名,你在全世界行走,都会看到朝鲜族小菜的一席之地。这些小菜是用沙参、桔梗、蕨菜、山芹菜、刺嫩芽、松茸、小根蒜等,制作出特有的风味。还有白菜叶、辣椒叶、南瓜叶、地瓜叶等一般民族很少用的梗叶类,都在朝鲜族同胞这里妙手可得,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佳品。由于民族文化个性的原因,朝鲜族同胞喜欢素食,崇尚清淡,因此山野菜和一般蔬菜是朝鲜族用心做的功课。把这些看上去非常普通的食材,制成各种拌菜、酱菜、辣菜、汤菜,加之花色多样的包饭、炒饭、拌饭,保留着食物的天然滋味,让人大开胃口,欲罢不能。即使腌制成辣菜泡菜,也因为特殊的工序和方法,基本保持了蔬菜的天然色泽和食性的脆嫩本真,而味道更加清香,更加适口,符合大多数人的餐饮习惯。那些辣菜,看上去就很诱惑人,与东北汉族人腌制的咸菜相比,味道更醇厚,用盐也很少,从饮食科学上就占了上风,因而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餐桌上品。

  再一点,由于朝鲜族菜品取自天然,得到很多人赞赏,而主食也有自己的特性。朝鲜族主食以米饭为主,煮饭的铁锅有自己的特定形制,以“锅广、底深、口收、盖严”的特征而著名。据现代科学测定,这种形制的铁锅受热良好,不跑气,将米饭的香气留在锅里,因此饭粒松软,味道醇香。朝鲜族的米饭堪称餐桌一绝。

  在朝鲜族人家做客,或者到朝鲜族饭店用餐,我们会发现有一道特殊的菜肴――酱汤。朝鲜族喜欢食汤,几乎家家必备。朝鲜族对菜汤非常有研究,其种类繁多,可按时令与特定客人来分。总体上可分为凉汤、热汤。这些汤以素淡为主,很少放油,不像汉族人那样去爆锅。最有名的是朝鲜族的酱汤,那种独特的酱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狗肉汤、牛肉汤、参鸡汤等,在熬制过程中是净化处理的,基本不入香料,为的是让人吃到原初的美味。只有到餐桌上以后,再因人而异地添加自我需要的盐、葱花,调制出自我喜欢的味道,在保持食材的天然滋味同时,也给了用餐人心理上的别样尊重。

  我们看到,朝鲜族做米饭的铁锅很有特色。而在副食方面,做菜时喜欢使用石锅。用石锅熬制日常的汤食,能使得汤味更加醇厚,而且保持温度,使口味持久。在朝鲜族节日中,最为丰富多样的是糕饼类食品,其做法与汉族有明显的区别。朝鲜族糕饼的主料是大米、糯米,而且不放油、不放糖,不用油炸、不用烧烤。比如打糕、发糕、凉糕、米饼、松饼等,所用辅料极少,味道天然纯净。而汉族人做的糕饼,是把米磨成面粉,然后是加上多种辅料,多油多盐,甚至油炸、烧烤,虽然也有特色,但比起朝鲜族的特色食品,还是输了一筹。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朝鲜族同胞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经验,根据不同季节,采用符合自然条件的食材,以达到营养丰富、有利于人的健康的要求。比如山野菜,不仅仅是追求风味独特,而且注重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很多食材在中医学上很有名望,是常用的中草药。如我们常吃的白菜,中医说“白菜解毒”“百菜不如白菜”,现代医学也证明,白菜有祛痰、抗菌、止咳的作用,蕨菜有滑肠、降气、化痰的作用。还有桔梗,人们称之为“小人参”,具有镇咳、抗炎、降压的特殊功效。

  朝鲜族的饮食特性非常讲究调养身体,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定选择。如春天吃“参芪补身汤”,夏天吃“狗肉补肾汤”,秋天吃“神仙炉”火锅暖胃,冬天吃“野味汤”御寒壮阳。由于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朝鲜族人自古信奉阴阳五行观念,认为按季进补身体,是一种天道,不可违拗,这是阴阳相克相生观念的深层文化影响。

旋转小火锅定制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