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起源于中国哪个朝代亚富体育的哪个时期?火锅又有怎样的历史?
日期:2023-10-30 20:11 | 人气:
亚富体育“肖律诗讲美食”系列第一季之“肖律诗讲火锅”系列第一期之“火锅的起源”~
火锅是一种涮煮食物的烹饪方式,这种煮食方式早在陶器时代就有了,西周时,为了方便涮煮食物,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有盘鼎”,鼎下的盘用来盛放炭火,类似于今天的小火锅。
汉朝时,聪明的古人又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五个格子的“分格鼎”,就像今天的鸳鸯火锅。
到了清朝,火锅已经风行全国,成为皇帝和百姓喜欢的美食。满族人吃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朝,甚至更久之前。当时的火锅主要涮煮羊肉,所以吃火锅又叫“涮羊肉”。
冬天最幸福的事情除了窝在被窝睡懒觉外,就是坐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和家人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火锅了。
那么现代火锅的祖宗是谁?古代人冬天的时候也吃火锅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人和火锅的故事
商周时期的吃货们,就撸出了火锅的雏形,而且是精致的单人小火锅,温鼎就是当时可以边煮边吃的火锅。
“温鼎”内的夹层,将其分为两部分,上层盛放汤羹肉类,下层放置炭火燃料,设有火门用来更换炭火。
战国时期出现了“鼎鼎”,简直完爆温鼎一个鼎的距离啊,功能比温鼎好太多了!
鼎鼎最大的升级,在于烹调方式——可以调五味。所谓的调五味,就是将几种食物混合亚富体育,让每种食物的味道相融合,这样菜肴才更加鲜美。
在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长安和西域地区的交流,外来的香菜和葱已经作为一种调味品,出现在了王侯贵族们的餐桌上。
据说,魏文帝曹丕是个火锅爱好者,喜欢用一种叫做“五熟釜”的炊具来煮东西亚富体育。
所谓的“五熟釜”,就是将鼎分成五个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
煮食时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可以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魏晋,可以算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逼格的一个巅峰了,尤其是“竹林七贤”那一派清雅如云、仙姿风流的气度,为后世所景仰。
啥是菊花火锅呢?就是在火锅中投入几朵菊花,令油腻变得清淡,吃个火锅都如此风雅亚富体育,何愁作不出好诗?
火锅发展到唐代,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饮食,富人设家宴的时候,一般都会备用火锅。唐朝的火锅,多是用陶烧成的,叫“暖锅”。
白居易有诗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生动地描写了吃火锅的场景,诗中的“红泥”即陶瓷火锅。
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举办“暖炉会”。暖炉会上,有的是吃烧烤,有的是吃火锅。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各种外来作物和调料也开始传入中原地区,极大地丰富了火锅的味道和种类。
明朝的火锅,秉承着能吃的都可以丢下去涮的指导思想,俘获了一众人的胃,也是屡获皇帝恩宠的一道宫廷御膳。
清朝时期,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的冬日佳肴,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清朝每个皇帝都喜欢吃火锅,尤其是乾隆皇帝,几乎每顿必上火锅,不仅自己喜欢吃,还喜欢大宴宾客。
火锅是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美食,但是你知道火锅的由来和历史吗,其实真正可考的火锅历史,是商周时期的铜鼎火锅。
眼下正处寒冬。火锅,大概是这个时节消费者最喜欢点的一道菜,从考古发现来分析,中国人吃火锅确是有传统的,早在两三千年前上古商周时期亚富体育,已开始吃火锅了。
鼎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锅。鼎与锅的不同之处在于,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于地面,做饭时将木柴放在腹下燃烧就行,不少鼎出土后,腹下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就是这种原因,而这正是火锅的加热特征。
2010年11月,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在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钟和一件漆器残件。此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骨头汤。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圈内趣称为“狗肉火锅”。这说明,狗肉火锅古今中国人都喜欢吃。此发现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轰动。
1974-1975年,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发掘了两座西周墓葬,其中一只出土于二号墓中,上面有铭文“白乍井姬鼎”。此鼎造型奇特,只有一只足,上部是立耳鼓腹圆鼎,底部中央有一圆柱鼎足,立于一个三足盘上。
经分析,这不是普通做饭的鼎,而是当时的火锅,底部盘内可置炭火加热,方便将火源与菜品一起端到桌上。从其容量来看,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进而推测是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锅”。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更为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锅“吃货”。而且,不只证明他喜欢吃火锅,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
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作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从染炉的出土来分析,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将调料加热后,再涮蘸着吃。
2007年初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境内上宝盖遗址上发现的一只陶质火锅,则与现代鸳鸯火锅设计完全一样。经鉴定,此火锅系西汉时期炊具,可见当时的鄂西人也吃火锅了。类似的陶质火锅,在重庆云阳2000年前的一座汉墓中也有发现。这是一件釉陶质釜灶,釜灶相当于今天的烫火锅,应该是根据墓主生前生活中的实物,原样制作出来的随葬明器。可见,以吃火锅著称的重庆人,在2000年前就好这一口了。
餐饮各商家一直在不断革新求变的当下,却每每为了留住老客户而强调“传统风味”“传统装修”,似乎重在提醒各位看官:我是有来头了,我是有传承的,我是有历史的。但落到实际的商业中,或许很多老板自己都并不太知道自己传统的是什么。
火锅的由来已早,并不是什么新创食物。历史的记载里:群居、多人餐食,这就是人类最初的生存之道。那火锅一开始存在的逻辑毫无疑问是逃不出“聚餐”的,一锅多煮也就成了必然。因而,说传统,火锅商家怕是最有底气站出来挂牌的。
而火锅发展至今,一锅多煮的形式在革新中传承亚富体育,不管是两格三格还是九宫,终究还是没能跳出一个火塘一个锅。关于多人聚餐的逻辑,虽然没有了祭祀、歌舞升平诸如此类的特定文化场景,而当下的火锅门店场景差异化不就是聚餐逻辑还保留的最好证明吗?
存在即是合理,火锅传统的合理性则在于它存在是服务于大家的餐饮习惯:万物可火锅、万人可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