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不香了?成都2021年火锅企业新增注册量锐减餐饮设备回收行业却火了仓库面积成倍增加B体育app下载
日期:2023-06-04 17:00 | 人气:
B体育app下载但从2020年以来,近乎依赖于线下经营的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餐饮业更是“重灾区”。在此大背景之下,火锅产业大本营成都也遭遇到一定的冲击,2021年当地火锅店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出现明显下降,近三年净新增家数呈现出下降状态。
几家愁来几家欢喜。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商机,一家成都从事二手餐饮设备回收的商家告诉证券时报·e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每月大概可以回收10余家餐饮店设备,目前每月可以收到30家左右。一年时间,仓库租用面积不断扩大,已从400平方米增加至3000多平方米。
11月初,继呷哺呷哺宣布关闭200家门店后,海底捞也跟随做出断臂止血式决定,宣布将在全国关停300家门店。
作为火锅行业老大,海底捞的关店之举也引发了市场热议,此次关停比例已经接近20%。海底捞公告称,决定在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份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不过,海底捞不会裁员并会于集团内妥善安顿该等门店的员工,同时将启动“啄木鸟”计划努力改善经营。
与此同时,海底捞火锅官微也发布“致各位关心海底捞的朋友一封信”,指出“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我们在此向大家保证,海底捞1000余家门店服务员的笑脸依旧灿烂。”截至今年6月31日,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若裁减300家之后,海底捞门店总数仍在1300家以上,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企业。
从资本市场来看,海底捞(登陆港股市场后就备受追捧,股价节节攀高。今年2月,海底捞曾创下85.78港元的历史高位,彼时市盈率也飙升至780倍,总市值一度达到4544.75亿港元;但截至到2021年12月24日,海底捞报收于17.02港元/股,总市值为948.69亿港元,市值缩水近80%。
●以四川为例,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四川火锅店企业新注册的数量分别是9115家和9122家,注销吊销的数量是4274家和3972家;此外,2021年至今,四川火锅企业新注册数量为8224家,注销吊销数量为3318家。相比前两年,四川新增火锅注册企业减少了约900家。
在成都市场方面,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2020,成都火锅店企业新注册的数量分别是3281家和3308家,注销吊销的数量是1472家和1517家;2021年至今,成都火锅店企业新注册的数量是2550家,注销吊销的数量是988家。
对此,有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B体育app下载,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至今,四川火锅店净新增家数分别为4841家、5150家和4906家,成都火锅店净新增家数分别为1854家、1791家和1562家,呈现出下滑态势。需要注意的是,四川和成都火锅店新增注册数量已分别跌破了9000家和3000家大关。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通常来讲,餐饮店新增注册数量会高于注销家数,毕竟不是所有停业企业都会去及时注销。有些经营者也可能是选择暂时规避风险歇业,待疫情缓解或是找好口岸,再重操旧业。基于此类现实状况,关店歇业的火锅企业应该更多。
再聚焦到火锅大本营成都,近年来也不断冒出数百个品牌,走在春熙路的商圈逛一逛,会发现这俨然成为了火锅店的聚集地。
打开地图,这里有不下50家花样繁多的火锅店,小龙坎火锅、吼堂老火锅、袁老四老火锅、蜀大侠火锅、大龙燚火锅、谭鸭血老火锅等网红品牌在春熙路扎根,人均单价全面覆盖80元~300元段位。作为成都火锅市场的“当红炸子鸡”,仅“小龙坎”品牌就在春熙路商圈就开设了3家大店,且每一家生意都十分火锅,排队等候的食客络绎不绝。
不过,爆款品牌毕竟是少数,光鲜的背后还有更多无奈的商家。据四川川渝王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渝王)老板刘宇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受疫情反复影响,这两年成都餐饮业生意很不好做,尤其是火锅店品类,刚开一两个月就关店歇业的商家很多。
刘宇表示,自己也是做餐饮起家,疫情之前,在成都周边郊县开起了十余家米线年实在难以为继,最后将门店缩减至3家左右。由于长期从事餐饮行业,通过基层调研分析,最终将转型领域放在了对餐饮店的二手物资设备的回收方面。
从2020年下半年入行以来,刘宇是深刻感受到了餐饮业的艰难,而火锅店更为恼火,公司目前有70%左右的回收设备来自于火锅店。刘宇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11月初成都疫情结束后,在复工后的三天里,公司收了20家餐饮店设备,当月才租的1000平米库房就很快被堆满。其中,收了9家串串店、2家上千平的大型火锅店、3家中餐店、3家小面馆、2家奶茶店和1家酒吧。
从内心来讲,刘宇表示,今年的餐饮比去年还要难做,从经营1个月就关店的,到经营七八年关店的。收得越多内心越沉重,看着这么多餐饮店一家一家的倒下,可以想象这些餐饮人真的不容易。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传统餐饮人做久了,很难转型到其他行业。刘宇认为,餐饮圈子始终都存在,大众日常消费依旧,就算前一个店做亏了关门,再就业还是可能继续选择做餐饮。那么,在竞争加大、生意难做的当下,更多的餐饮老手再开店之时,就会倾向于选择二手设备,降低很一大部分成本。
现阶段来看,刘宇再创业选择了二手餐饮设备回收,似乎这条赛道选对。刘宇的公司去年下半年成立时,租用仓库面积只有400平方米左右,一年左右时间,已经扩租到了3000多平方米。在经营方面,川渝王另一位股东汪林向记者透露,去年一个月回收餐饮店也就10余家,目前差不多每月可以达到30家左右。
从一线基层情况来看,汪林表示,火锅行业供应链菜品标准化、工艺简单、复制性强、进入门槛较低。但低门槛,也就让火锅新锐玩家层出不穷,导致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加之疫情影响,火锅行业参与者随时更替,被市场淘汰关店者甚多。不过,总的来看,还是受疫情反复爆发影响最大。
通常来看,200平方米以内投资百万元的火锅店,在生意良好的情况下,两个月左右可以回本。刘宇表示,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品牌加盟店则更是绝对的重资产投入B体育app下载,不菲的加盟、租金、装修费、设备费及人工成本,让这些大店表面光鲜,盈利水平却不见多高。今年,川渝王也曾收购过小龙坎、谭鸭血等网红门店设备,目前也在与海底捞等品牌洽谈合作。
2021年以来,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餐饮业缓慢恢复。但今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出现反复,防疫措施阶段性加强,8月社会零售餐饮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特别是10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新增确诊病例,不少城市进入部分封锁状态,对餐饮行业再度造成冲击。
今年10月中旬,在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火锅产业大会上,协会火锅委员会曾发布了《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9527亿元,火锅产业销售收入实现11700亿元,占整体餐饮收入的29.6%,继续保持餐饮行业的主力产业状态。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道指出,2014年火锅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1万家,2017年突破2万家,2019年火锅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26311家;火锅餐厅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95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1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火锅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小幅下跌26.4%,缩减至2万家以内;市场规模在2020年降至4380亿元,降幅在20%左右。
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火锅企业活不过五年,约三成在两年内倒闭,市场淘汰率很高。虽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新成立的企业有8万多家,今年前9个月,仍有5万多家火锅企业注册。
在各类火锅品类中,川渝系火锅属于市场主流品类,其头部品牌易规模化经营,连锁化程度最高。近年来,娱乐圈也刮起一阵火锅热,明星们除了“玩综艺”,还纷纷跨界进入餐饮市场,川渝系火锅成为各路明星切入餐饮赛道的突破口。
时代在发展,行业在创新,如今开火锅店的“打法”早已不同往日,“网红”导流、“排队”造火。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火锅市场中,小龙坎、川西坝子、大龙燚、蜀大侠等川派网红火锅店做得风生水起,大排长队的“盛况”屡屡出现;此外,陈赫参与创办贤合庄卤味火锅,杜海涛、吴昕成立辣斗辣火锅,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香火锅、包贝尔辣庄火锅等品牌,也在最近两年扎堆进入市场。
火锅赛道很大,能容得下各家的玩法,许多新锐品牌完成融资,对全国“火锅版图”虎视眈眈。不过,火锅赛道拥挤而市场增量有限,行业或将进入洗牌阶段。
有火锅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网络时代,让很多行业都被“革了命”,但餐饮尤其是火锅不可能被消失,由于火锅属性更需要线验感受。目前,大家需要比拼的就是供应链、成本、人员等方面的管控能力,大型门店可能在采购成本上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在前期门店投入和人工成本方便较大,不一定有夫妻店活得滋润。毫无疑问,大家都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社会餐饮消费回归正常。
目前,火锅江湖处于“内卷”期成为业内共识,但未来餐饮市场规模依然可期。展望未来,中国烹饪协会火锅委员会及其他研究机构仍对火锅市场充满希望,纷纷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回到5000亿元级别的水平,并预期未来三年内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B体育app下载。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